首页/ 靖边概况 / 名胜古迹 / 正文

走进靖边小河会议旧址

来源:榆林日报 发布时间:2015-06-10 17:19 作者:李苗苗

1

这里地贫而民淳,然而这里是党中央身处困境寻找希望的落脚点,这里是军民鱼水关系、党群水载舟行的示范点。靖边有幸,在小河,党中央发出了消灭反动势力的指令,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1947年,当毛泽东主席率领的党中央领导转战陕北、在这处山沟旮旯召开前委扩大会议,研究部署了人民解放战争一系列重大决策,指挥人民解放军拉开了全国性战略大进攻的序幕,小河便注定要载入史册。

党中央生活战斗的47个日夜

1947年,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转战陕北,从1947年6月8日至9日、6月17日至8月1日,毛主席他们在靖边小河生活战斗了47个日夜。

6月7日,党中央冒雨离开了王家湾,山洪暴发,道路泥泞。全体转战人员,经一夜风雨行军,于6月8日天明时到达小河村。到了小河后,主席来到了贫民曹九林家,受到了曹家和小河村人民的热情接待。刚要做饭、架电台,骑兵侦查员就前来报告,敌人扑过来了。当时,当刘戡部队迫近王家湾时,在高川、青阳岔、石湾一线未找到毛泽东和中央机关,就停留在这一带山头上、山沟里,设法侦察他们的去向,当毛泽东发现刘戡部正狐疑不定时,就决定假意向小河西20里地方的天赐湾转移,造成党中央向西南的保安、吴起方向投奔西北野战军主力的假象。

由于毛泽东的灵活指挥、巧布迷阵,使敌人擦肩而过,我军终于走出险境……刘戡军始终没有找到共产党中央机关的踪迹,垂头丧气地退回了延安。毛泽东转战陕北到天赐湾,是西行的最“终点”。在天赐湾住了9天后,党中央决定重返小河村。

6月17日,党中央第二次转移进驻小河村,一直到8月1日,期间召开了小河会议,从而使“小河”这个小村庄彪炳史册。

在西北野战军取得了陇东战役的胜利并收复了三边地区,西北战场形势发生新变化的背景下,党中央、毛泽东决定召开中共中央(前委)扩大会议。

“小河会议”从1947年7月21日开始,至7月27日结束,彭德怀、贺龙、陈赓、王震、杨尚昆、习仲勋等革命家参加了会议。小河会议刚刚闭幕,就传来了刘邓大军胜利结束鲁西南战役,打开了跃进大别山通道的好消息。送走将军们奔赴前线后,毛主席决定向东转移。党中央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离开了小河,沿着大理河畔第二次来到青阳岔,在青阳岔住了两天后,8月3日离开了青阳岔,离开了靖边向东面西北野战军总部所在地前原村进发,开始了走向最终胜利的长途行军。

今日小河旧址成红色教育基地

小河乡小河村坐落在靖边县城以东约30公里处,两侧是陡峭的红砂崖壁,谷底杨树、柳树、槐树茂密生长。

小河革命旧址。虽然历经岁月变迁,这里的物品陈列仍保留了原有风貌,毛泽东旧居、会议旧址等保存完好。据悉,1969年,靖边县革命委员会对毛泽东旧居进行了维修布置,成立了毛主席旧居革命纪念馆。旧居内现陈列有毛泽东当年使用过的旧木椅1把、油灯1盏和仿制的被褥、用具等。窑洞前左侧有1棵杏树,为当年毛泽东亲手栽种。

小河会议旧址分为毛泽东同志旧居、司令部旧址(小河会议旧址)、“七一”纪念大会旧址等几部分。小河会议旧址在1997年被省委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延安干部学院列为现场体验教学点,是榆林市第一批市级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榆林市唯一的红色旅游达标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小河会议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由此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景区不仅是人们参观缅怀革命先辈的纪念地,又是集休闲、娱乐、观光,进行爱国主义、传统主义、国防教育为一体的首选。

2011年,靖边县制定启动了小河会议旧址维修方案,投入近三千万元对小河会议旧址重新进行了维修和布置,旧居景区是人们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重要课堂。2013年12月25日,靖边“小河会议”景区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这是榆林市唯一一家红色旅游达标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旧址广场名字叫胜利广场,环河旅游道路叫得胜路,整个广场呈由低到高拾级而上的整体形态,目的是为了营造一种面对伟人业绩高山仰止的崇敬感和反映当时中国革命由低谷到高峰的上升感。为加强全民的革命传统教育,培养青少年爱国情感,2012年9月29日,毛泽东等15位伟人的青铜塑像运抵靖边,并顺利安放在小河中共中央前委扩大会议旧址。拾级而上,映入眼帘的圆雕基座方圆是38米,寓意了主席转战陕北时,共走过38个村庄。圆雕上巍然屹立和再现的是15位领导人在开会时的情景,共分两个平台,意味着中共中央曾先后两次踏入小河这片热土,占地47亩,意味着中共中央1947年来到小河。

如今,小河旧址保护管理已日趋完善,为了形成完整的旅游线路,靖边县文广部门把青阳岔、天赐湾景区也纳入了重点维护范围以便更好服务游客。(李苗苗)

网络编辑:张庚